慕尼黑再保险:去年全球自然灾害造成2500亿美元损失,亚太地区和非洲的灾害损失仅12%获保险赔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何柳颖 深圳报道
1月9日,慕尼黑再保险公司发布2023年自然灾害损失记录报告(下称“报告”)。
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约为2500亿美元(上一年度为2500亿美元);保险损失约为950亿美元(上一年为1250亿美元)。总体损失与五年平均值持平,而保险损失则略低于平均水平。
数据显示,2023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死亡人数升至约74000人,远高于过去五年的年平均值10000人。
报告指出,一系列破坏性地震引发的次生灾难性损失值得关注。2023年,约有63000人因地震灾害而丧生,占全年总死亡人数的85%,超过了自2010年来的历史记录。
报告显示,2023年2月在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发生的一系列地震是2023年破坏性最大的自然灾害。最严重的一次震级为7.8级,是土耳其数十年来最强烈的地震。造成影响包括约58000人丧生,无数建筑物倒塌以及基础设施严重受损。
“此次地震造成的总损失约为500亿美元,也是2023年损失最惨重的自然灾害。尽管土耳其成立了土耳其巨灾保险共同体(TCIP),为该国的住宅楼提供强制性保险,但此次地震总损失中保险赔付仅为55亿美元。 ”报告分析称。
在亚太和非洲地区,2023年总体损失约为640亿美元,其中约80亿美元已投保。尤值一提的是,日本作为一个极易遭受自然灾害的国家,在2023年并没有遭受重大损失。
慕尼黑再保险董事会成员康安新(Achim Kassow)表示:“2023年亚洲损失最严重的灾害是台风‘杜苏芮’。在中国多个地区,‘杜苏芮’带来了有史以来最大的降雨,造成总损失达250亿美元,但其中只有8%(20亿美元)获得了保险赔付。”
“在过去的一年里,亚太地区和非洲的自然灾害造成了640亿美元的损失,其中仅有12%得到了保险赔付,这一数字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的38%。这说明了亚洲许多地区在自然灾害面前的经济脆弱程度。鉴于在气候变化下,像杜苏芮等极端风暴天气可能会更加频繁的发生,这无疑增加了尽快弥合亚太和非洲地区保险缺口的迫切性。”Achim Kassow补充称。
同时,极端高温加剧了气候灾害。截止至2023年11月,全球平均气温较前工业化时期(1850-1900年)升高了约1.3摄氏度。因而,2023年成为有观测史以来最热的一年,也意味着过去十年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时期。
慕再首席气候科学家 Ernst Rauch 表示,“多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加速,许多地区的极端天气愈演愈烈,导致损失的可能性不断增加。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会有更多的水分蒸发,而大气中增加的湿气又为强风暴提供了更多的能量。因而,社会和工业需要适应不断变化的风险,否则损失负担将不可避免地增加。”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