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日报(2月22日):供应端利多消息扰动 焦煤、沪镍大幅拉涨
新华财经北京2月22日电(吴郑思、郭洲洋)国内商品期货市场周四(2月22日)震荡走强,活跃商品尾盘大多数收涨。其中,供应收紧担忧提振下,焦煤连续第二日大幅拉涨,并再度领涨商品市场。有色金属板块整体走强,沪镍大幅反弹超3%,收盘站上每吨13万元关口。另有包括20号胶、生猪、乙二醇等在内的多个品种收盘涨幅在1%乃至2%以上。相比之下,铁矿石延续弱势,日内再跌超1%且连续第二日领跌商品市场。
截至下午收盘,中证商品期货价格指数收报1381.54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1.84点,涨幅0.13%;中证商品期货指数收报1886.73点,较前一交易日上涨2.48点,涨幅0.13%。
双焦延续强势 沪镍跌超3%橡胶全线上涨
2月22日,双焦在山西部分煤矿开始下发减产要求的消息影响下,依旧保持强势,焦煤、焦炭主力合约分别收涨4.12%、2.98%。
今日沪镍主力合约收涨3.16%。印尼大选对市场在RKAB政策上的预期造成扰动,同时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也从供应端影响了镍价,多因素推动下,镍短期走势偏强。但基本面现阶段矛盾并不突出,金瑞期货表示,海外高成本镍企过剩出清量级不足且较为缓慢,短期镍铁硫酸镍减产导致价格企稳及转产电积镍成本有所支撑,镍长期供需过剩局面尚未改变背景下,关注镍价逢高沽空轻仓机会。
此外,橡胶今日全线上涨,20号胶、沪胶、BR橡胶主力合约分别收涨2.70%、1.66%、1.32%。目前全球橡胶市场供应进入淡季,据市场消息显示,东南亚部分地区进入或已临近停割,原料供应偏紧提振现货和期货盘面价格。展望后市,中信建投期货表示,目前整体需求端复苏可期,随着20号胶仓单集中注销问题的化解,20号胶作为多配更佳;而在2023年全乳胶增产与进口压力减少的背景下,深浅色价差收窄的逻辑没有改变,RU的高升水或仍有去化空间;此外,红海事件导致丁二烯价格持续走强后,顺丁橡胶生产利润持续亏损,上游出现临时停车,BR盘面强成本定价逻辑持续,短期内,20号胶易涨难跌。
其他品种方面,由于近期寒潮天气的影响叠加元宵节需求预期,生猪主力合约今日反弹涨超2%。
美豆再创逾三年新低双粕增仓下挫 累库压力拖累沪铝走弱
隔夜美豆续跌并再度刷新逾三年新低,成本端进一步走弱加大双粕压力。在此背景下,豆粕、菜粕22日增仓下跌,截至收盘,豆粕收跌0.76%,菜粕收跌0.49%。受巴西大豆丰产、收割加快影响,美豆期价承压走弱,隔夜盘中刷新2020年12月中旬以来的低点至1157.5美分/蒲式耳。在南美大豆供应充足的背景下,美豆出口需求难有提振,1200美分/蒲式耳关口成为美豆短期阻力。再看国内,虽然2-3月国内大豆到港量降低,但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之后国内大豆原料充裕、养殖需求低迷等基本面利空拖累双粕。加上豆粕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供强需弱令粕类市场抛压加重。盘面显示,22日豆粕和菜粕主力合约分别增仓8.49万手和5.95万手。
沪铝22日承压回落,尽管隔夜伦铝创下三周新高,但国内铝市供应相对充足,“外强内弱”格局明显。据上海钢联有色团队统计,截至2月22日,国内主要市场电解铝库存为72.2万吨,较2月18日增加8万吨,较节前增加24.7万吨。这与国际市场面临俄铝供应收紧的局面形成鲜明对比。不过,有分析认为,虽然欧美拟制裁俄铝的消息提振海外铝价拉涨,但考虑到全球铝市场供应结构转变,新一轮制裁对市场影响或有限。铝价走势或仍需关注国内需求回升情况。
其他品种方面,国内钢材产量需求继续给铁矿石带来利空,22日铁矿石主力再跌1.49%,连续第二个交易日领跌商品市场。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