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全面脱钩不太可能发生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张伟泽 香港报道
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陈茂波11月28日在香港金融管理局—国际结算银行高级别会议上表示,目前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有所缓解,全面脱钩不太可能发生。全球经济和金融体系互相关联,欧洲、中东等经济体目前都在实施投资多元化策略,加强其与亚洲经济体之间的联系。
陈茂波指出,近些年,全球化当中脱钩以及去风险化的趋势越来越显著。友岸外包和在岸内包等趋势会影响经济增长,阻碍货物服务流动,扰乱供应链。国际金融市场的碎片化可能会导致成本升高,市场流动性降低,最终会导致全球金融体系被削弱。
陈茂波指出,去全球化和脱钩的趋势会加深地区之间的不平衡,减少各国市场的投资机遇。同时,这种经济上的分化也可能会增加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和冲突,这些因素都可能会为全球带来持续的通胀压力,货币环境将会更具挑战性。
陈茂波指出,香港是国际通往中国内地的路径,也是离岸人民币中心。中央政府在监管和发展方面都给予了香港毫无保留的支持,其中最好的一个例子就是8000亿元的互换协议。通过这一协议,香港获得了足够的人民币流动性支持。随着互联互通计划不断的扩展,从产品到衍生品,从机构投资者到个人投资者,这些互联互通项目正在促进香港金融市场的流动性。
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人民币/港币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人民币/5900亿元港币扩大至8000亿元人民币/9400亿元港币。
他认为,金融市场是全球化的市场,其中跨界合作是极为重要的。资本跨境流动的速度和数量都超出想象。这为企业带来资金和投资机会,也就为国家带来了经济增长。在资本跨境流动的过程中。各个经济体变得更为脆弱,因此遭受外部冲击。很多地区性的危机将会产生涟漪效应,扩展到全球市场,目前这样的扩散速度更快。
此外,陈茂波指出,在这些危机中,各国中央银行和监管机构一直是在迅速地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措施,建立市场信心,重塑市场稳定。金融业适应性非常强,未曾预料到的新风险会不断发生,所以金融业一定要开发新产品,制定新规定,实施新服务。各政府各中央银行都必须要携手分享经验和知识,并且实施协调一致的政策,保证全球金融系统的稳定和韧性。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