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固收+期权”单品募集规模持续走低,较年初降六成丨机警理财日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2-14 17:33:00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 陈子卉

“固收+期权”单品募集规模持续走低,较年初降六成

据南财理财通数据,截至12月7日,2023年以来理财公司发行的“固收+期权”公募产品初始募集规模合计为372.26亿元,13家理财公司合计发行185只产品(合并产品登记编码计算)。从季度发行情况来看,二季度发行量目前为年内最高为158.28亿元,接近2023年一季度和三季度初始募集规模之和。

值得注意的是,“固收+期权”的单品(合并产品登记编码计算)平均初始募集规模持续走低,由一季度的3.13亿元缩水近半,降至三季度的1.68亿元。截至12月7日,单只平均募集规模四季度以来仅为1.22亿元,较一季度下降61.19%。即使是发行高峰二季度,平均单品初始募集规模也难避免下降的境遇。

一位理财公司人士向南财理财通课题组表示,近期结构性产品募集难度提升,相较产品结构创新,打通渠道特别是头部渠道对产品募集规模的提升更为有效,今年三季度以后,各家瓜分规模结构性产品较难出大单。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四季度成立的24只公募“固收+期权”产品中,4只产品初始募集规模不足5000万。其中,汇华理财2023年11月2日成立的“汇达8个月封闭2023002”初始募集规模仅为680.76万元,与其产品说明书中0.5亿元的募集规模下限有一定距离。在理财产品中使用场外期权,最低运作规模的要求为5000万。不过,规模不足的产品能通过券商收益凭证或资管计划等方式进行间接投资。

31家开业理财公司16家拥有衍生品交易资格,2023年2家申请牌照成功

理财公司脱离银行体系后,使用衍生品工具受到一定限制。对想要追求绝对收益的理财公司而言,除结构性产品外的其他类理财对运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对冲也有一定需求,缺失衍生品工具对含权投资来说好比“少了条腿”,对产品的投资策略和追求绝对收益的目标会有一定影响。

理财公司发行结构性理财需要具备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目前衍生品交易资格分为两种,一种为基础类资格,只能从事套期保值的衍生品交易;第二种为普通类资格,不仅能从事套期保值,还可以从事非套期保值类交易。

南财理财通课题组梳理发现,在31家已开业的理财公司中,16家理财公司拥有衍生品交易资格,其中15家资格为普通类,1家资格为基础类。从机构类型看,国有行理财公司和合资理财公司合计11家均有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股份行理财公司中仅有招银理财、兴银理财和光大理财拥有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城商行理财公司中仅有宁银理财拥有普通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北银理财拥有基础类衍生产品交易业务资格。

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获取难度趋严。实际上,大部分理财公司随开业批复核准获得衍生品交易业务资格,也有理财公司在开业后再向监管机构申请资格,获得资格时间集中在2020年。此后,衍生品交易资格申请难度较大,2023年仅有汇华理财和北银理财申请成功。

备注:收益/回撤=(近6月年化收益率-近6月现金管理类产品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近6月最大回撤,近6月现金管理类产品七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2.2943%。

本文榜单排名来自理财通AI全自动化实时排名,如您对数据有疑问,请在文末联系助理进一步核实。

平安理财“鑫享全球”再摘“固收+期权”榜单冠亚军

南财理财通数据显示,截至12月8日,在理财公司“固收+期权”公募产品近6月收益榜单中,4家理财公司产品进入榜单前十,上榜产品系列有平安理财“鑫享全球”系列,招银理财“招睿全球动量”系列,浦银理财“恒享增慧”和光大理财“阳光青睿盈”系列。

从收益角度看,平安理财“鑫享全球大类资产趋势一年定开2号”和“鑫享全球大类资产趋势一年定开5号”摘得榜单冠亚军,近6月净值增长率依次为2.77%和2.7%,招银理财“招睿全球动量两年9A”为榜单第三名,近6月净值增长率为2.55%。

据南财理财通最新数据,截至2023年12月13日,今年来,全市场新发净值型银行理财产品28,447只(含私募产品)。

从风险等级来看,产品风险等级主要集中在二级(中低风险)。其中,一级(低风险)产品占比6%,二级(中低风险)产品占比84.88%,三级(中风险)产品占比7.43%,四级(中高风险)产品占比0.34%,五级(高风险)产品占比1.34%。

从投资性质来看,固收类产品占比96.53%,混合类产品占比2.03%,权益类产品占比0.47%,商品及金融衍生品类产品占比0.97%。

数据分析师:张稆方;实习生:杨晓丽

标签: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