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四天超乎想象 3336~3489点展开争夺战
【麦氏理论】针对成交金额与成交手数进行长期归纳统计后发现,市场经常提到【量价八阵图】“量增价涨”“量价齐扬”“量缩价涨”“量稳价稳”,究竟应该如何细化说明?几乎完全没定义定论,只是停留在字面说明而已,不具有实盘操作意义,无法真实用在量的分析上。
本栏将重点放在讲解上涨周期的量潮演变上。本栏认为,量潮趋势演绎分成“涨势量潮”与“跌势量潮”,没有第三种量潮。只要是多头涨势量潮的修整,不管如何修整?修整的时间多长?在原有多头量潮趋势没有改变之前,它属于“涨势中回撤修整的量潮”,不管如何修整演绎?最终还是要再次上涨,所以就有了“涨势中任何回撤修整都是为了再上涨”,这就是量潮趋势。
同一个A股市场各指数之间存在相互影响,有时候各涨各的,也有截然不一样的演绎趋向。先后顺序不同,也有相互融合的时刻,更有可能相互博弈。到底是谁影响谁?其实不存在相互影响,而是股民朋友的选择而产生影响。
究竟 “由空翻多”到“由多翻空”,如何演绎?当中有哪些变数要特别关注呢?事实上,市场根本没有任何类似绝对完整的数据模型,本栏不断深入探讨后依据某一套具有参考价值的数据进行论证后得出趋势倾向的结果。举例,本栏一再提到,2024年9月24日是从同年5月21日缩量持续压低下跌进入80~88天的最后变动日,80天落在9月10日,8个交易日后落在9月24日。
几乎每一次量潮的运行都如此,所以本栏提前谈到这个概念,即80天进入低位量形成“横向扩底凹洞低位底部量”,然后再到88天的反击与反转,完成一轮量潮的调整。当然当中可以采用“三个指标”论证是否陷入“跌深”或“超跌”到“底背离”后的反击。
股票分析本身不是预测判断问题,只是推导论述分析解读而已,至于您要如何判断?每个人会有自己不同的一套,重点在于有效操作应用,其它都不是。举例,本栏从9月24日启动上涨,成交手数大幅度扩增,依据10~20~40~80日均数量线基础分析,
达到20日均数量线1.382倍就会暴发上涨,其后三天依然属于主动性“再垫高成本再加码拉抬”的炒作,才有后来在9月30日的大涨特涨,再到10月8日的高开后低走收高。
2024年10月8日一根黑实体上涨K线,这是典型的“线上黑K买股票”的形态,即越过10~20日均线后都属于“线上”,收红上涨的黑K线是“强势大涨后的换手”,任何回撤在10~20日均线上都可以继续买进,这就是“多头涨势的操作”。
这波量潮第一轮会运行20~22天,周三第一轮完成之后还有第二轮20~22天,最后完成在80~88天,要看其后量潮的“滚动状况”推演。第一轮拉起来四天大涨越过3000点后进入9月30日横盘,这四天的变数会延缓或延后盘面演变,接下来的四个交易日,即到下周二才是横向修整最大变化的关键时刻。
周四是10月份月K线收盘,多方掌握绝对优势,这一天应该会拉高回到9月30日3336点以上作收,合理的推演应该如此。倘若这一点确认,那么多方势必在周五周K线收盘时拿下10月8日收盘3489点,这样就构成高位强势修整洗盘后再次拔高上涨的优势。多方可以进一步“垫高成本”后“再加码拉抬”,如此就形成持续滚量、增量、放大量再涨的节奏。
倘若周四收盘无法回到3336点以上作收,周五一样可以强势作价拔高,但下周一到周二会面临拉高调节的风险,此时就必须注意20日均数量线无法持续扩增后的量压影响,多空会陷入高位持续修整再到多方掌握优势后才会再次拔高上扬。
上证指数与深证成指大体上差异不大,创业板市场应该也会如此,沪深300指数一样可以高举高打,上证50指数应该会再次出现“始作俑者”的利好消息激发下再次拔高上涨,同时中小盘个股在中证500及1000指数的走强下完全可以放手一搏,强势拔高,形成周四到周五的走强,再到下周一及周二的持续超走强演绎。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