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周开仓力度有所回升 北京银行融资盘小幅流入
一、大盘再度盘整,创业板指数相对较弱
上半周沪指涨1.2%,创业板指走平,两融股票加权价格指数涨0.8%,日均成交金额为1.7万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16%。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两市融资余额为18444亿元,较上周五净流入144亿元,其中沪市净流入37亿元,深市净流入107亿元。周一、周二连续净流入113亿元和32亿元。周三调整,估计净流入10亿元,下半周流入减缓,全周估计净流入100亿元。
上半周全市场的日平均维持担保比率为274%,较上周的268%回升。周三估计约为273%。
周二本栏提到,沪市大盘周一下午开始形成一分钟中枢,与上周三以来的反弹,结合成一分钟级别的两个中枢的趋势上升类型,有较大可能在周二结束。并在周二和周三形成一个一分钟盘整类型,围绕20天均线整理,周四或周五再决定方向。由于龙头板块还没实现真正的中线企稳,大盘总体保持中枢区间的震荡态势。
沪市大盘自上周三开始的一个一分钟级别的趋势上升类型,在周三上午线束,午盘开始一个盘整走势类型,后续也可以演变为一个反向的一分钟下跌类型,后者正在创业板指数中出现。周三沪市大盘强于创业板指数是因为受到银行、煤炭和电力等补涨板块走强支撑。此外人气引领的智能机器板块在上半周保持活跃,但半导体芯片和券商板块的短线上涨力度有所衰竭,成为大盘整理的主要原因。创业板指数再次向中枢低位靠拢的可能性在增大。
二、上半周开仓力度有所回升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为3305亿元,日均值为1652亿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23%。融资买入额占两市成交之比为9.4%,较上周的9%回升。融资买入与融资余额之比为8.6%,较上周的7.3%回升。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偿还额为3161亿元,日均值为1580元,较上周的日均值增加19%。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交易占比为18.5%,较上周的17.9%回升。折算成一周的换手率为88%,较上周的73%回升。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板块融资盘流入居前的是: 软件服务18.8亿元、电子16.5亿元、芯片12.8亿元、汽车12.8亿元、传媒11亿元、化工9.6亿元、机械8亿元、锂电池7.6亿元、智能机器7.3亿元、电商互联网6.9亿元。
本周前两个交易日个股融资盘流入最多的是:易点天下3.98亿元、江苏银行3.34亿元、上海电气2.79亿元、上汽集团2.61亿元、中际旭创2.56亿元、国光电器2.45亿元、兆日科技2.16亿元、立讯精密2.05亿元、昆仑万维1.88亿元、通富微电1.87亿元。
三、北京银行融资盘小幅流入
北京银行(601169)近期震荡横盘 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47亿元和0.71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1亿元和0.68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52亿元。
根据平安证券研报,公司2024年前3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18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归母净利润206亿元,同比增长1.9%,年化加权平均ROE为10.41%。截至2024年3季度末,公司总资产规模达到4.03万亿元,其中贷款规模达到2.17万亿元,存款规模达到2.37万亿元。
零售转型持续推进,资产质量趋势向好。公司自成立以来深耕北京区域,拥有首都经济和政府客户的资源禀赋,存贷款规模位于北京市管金融企业首位。2022年以来,北京银行持续深化零售转型,截至3季度末,贵宾及以上客户(含私行)AUM年净增贡献度达到88%。私行客户达到1.68万户,较年初增长19.9%,创历年同期新高,私行AUM规模1902亿元,较年初增长12.4%,客群基础持续夯实。随着存量风险的不断出清,历史包袱的不断抖落叠加经济恢复下的市场需求恢复,预计公司未来业绩有望持续改善。我们维持公司24-26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27/1.34/1.42元,对应盈利增速分别为4.6%/5.4%/6.5%。目前公司股价对应2024-2026年PB分别为0.45x/0.41x/0.38x,估值安全边际充分,维持“推荐”评级。
四、中控技术融资盘小幅流入
中控技术(688777)近期震荡反弹,融资盘小幅流入。上周四和周五的融资买入额分别为0.67亿元和1.2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买入额分别为1.65亿元和0.94亿元。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融资盘净流入0.44亿元。
根据山西证券研报,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63.37亿元,同比增长11.58%;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7.17亿元,同比增3.36%,实现扣非净利润6.55亿元,同比增15.09%。2024年三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0.85亿元,同比增2.30%;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00亿元,同比增长9.52%,实现扣非净利润1.83亿元,同比增25.81%。
今年以来,公司快速开拓机器人、风光制氢、智慧实验室、智慧煤矿、智慧园区、白酒等新业务领域,通过内外部资源整合,各新赛道业务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公司通过联手山西金能段王煤业和鹏飞集团打造行业标杆应用,实现智慧煤矿业务0到1的突破;同时,公司机器人业务实现了高起点发展,成功获得中海油、华谊集团、沙特阿美等全球高端客户订单;在海外市场,一方面,公司与现有客户的合作不断深化,今年10月,公司旗下子公司中控沙特与沙特阿美正式签订RTUSecure的百万美元订单,标志着公司与沙特阿美的合作。
延伸到工业信息安全产品领域;另一方面,公司持续突破新客户,今年8月,公司中标了恒源(马来西亚)炼油有限公司的监控系统改造项目,该项目将部署公司最先进的移动四足机器人设备,也标志着公司机器人设备将首次在东南亚成功落地应用。
公司作为国内流程工业制造领军者,快速开拓海外市场,有望带来业绩的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4-2026年EPS分别为1.48\1.76\2.07。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