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街头打一辆Robotaxi | 赛博新引擎①
21世纪经济报道见习记者 顾婷婷 杭州报道
马斯克选定“吉日”,透露Robotaxi (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将于8月8日发布,这也让Robotaxi 风口再起。
与之相关的智能网联汽车成为国内各大城市纷纷抢占的新赛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促进条例》经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会议批准,将于5月1日起正式施行,杭州成为除经济特区外,全国首个以地方立法明确自动驾驶车辆上路具体流程的城市,也是全国首个为低速无人车立法的城市。
智能网联,杭州抢先“上车”
Robotaxi这个词,赛博朋克的意味满满。
现在在杭州也能打到这样的车。
今年以来,杭州上城区、余杭区、滨江区等区县都上线了智能网联汽车体验路线,乘客在杭州市民中心就能打到智能网联汽车,去往杭州东站坐高铁。试运营期间也可凭市民中心一卡通可免费乘车体验。
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运营线路聚焦市民日常交通出行最频繁、最典型的场景,呈现出通行时间长、交通拥堵、场景复杂(历经可变车道、高速匝道汇入汇出、隧道穿越、拥堵站点临时随机自动停靠)等特征。
据悉,这是今年年初杭州启动的全国首条中心城区智能网联汽车高铁站示范运行线:“市民中心—杭州东站”。“市民中心—萧山机场”线路也同步启动,该条线路则是长三角首条机场智能网联汽车RoboTaxi运营线路。
去年9月,基于开放道路的L4级别无人驾驶智能网联汽车乘坐体验场景在杭州市滨江区落地。之后也将于智能网联企业合作,加快推进智能出租(ROBO-TAXI)、无人售卖、物流配送等智能网联车辆特色场景落地。
2023年10月,杭州市余杭区推出全国首个区级“空地一体经济”产业政策,并对取得全无人牌照的智能网联汽车企业给予测试补贴,单家企业每年最高500万元,对布局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等高端装备核心领域的项目给予最高1亿元补助。
不仅如此,杭州还实现自动驾驶公交接驳车接“打工人”上下班和无人车帮人运送快递。
去年9月,余杭未来科技城途经余杭塘路、高教路等沿线,有三辆自动驾驶巴士来回穿梭,用于沿线居民和企业职工的地铁接驳和日常出行;钱塘区则启动首批10辆满载快递的无人车穿梭于大街小巷运送送快递了。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目前已打造萧山机场、杭州西站等标志性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场景,全域开放上城、滨江、余杭等1912平方公里区域作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同时成为继武汉之后全国第二个开放机场智能网联汽车服务的城市,形成了一系列创新项目及特色场景应用。
各大城市竞逐“车路云一体化 ”
“车路云一体化”的智能网联汽车,正成为城市竞逐新赛道。
今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建成一批架构相同、标准统一、业务互通、安全可靠的城市级应用试点项目。
通知显示,应用试点主要涵盖建设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提升车载终端装配率,建立城市级服务管理平台,实现与车端设备、路侧设备等的安全接入和数据联通,并在限定区域内开展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应用试点,建设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标准体系建设跨域身份互认体系等。
杭州市在近日召开的智能网联车辆创新应用工作联席会议提出目标:争取成为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
当前,杭州智能网联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初步形成了“一核(钱塘)三心(滨江、萧山、余杭)多点”产业布局,成为全国首个开放4000万级国际机场智能网联汽车出行服务的城市。
同时也是全国首批新能源汽车示范和推广试点城市、国家5G车联网应用示范区、国家高精度地图应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千兆城市”。
2023年7月,杭州公布了杭州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先行试点区域,上城区、滨江区、余杭区、钱塘区全域开放为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区域,加上萧山区的奥体、湘湖、机场以及桐庐中心城区。截至2023年底,全市智能网联车辆测试与应用开放区域达到1912平方公里,面积位居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杭州也正加快打造“中国视谷”等产业地标。杭州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智能网联汽车是智能物联和高端装备两大产业生态圈的“集合体”,是“中国视谷”产业地标的金名片。
除了杭州,全国其他城市也纷纷摩拳擦掌,不过目前都处在起跑阶段,未来空间巨大。
以上海为例,截至2023年底,上海实现自动驾驶开放测试总面积达912平方公里,其中嘉定464平方公里和临港386平方公里(386区块)实现全域开放。同时出台《上海市智能网联汽车高快速路测试与示范实施方案》《上海市浦东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定实施细则》《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实施细则(试行)》《浦东新区促进无人驾驶装备创新应用若干规定》等,助力智能网联汽车加速前行。
广东省目前已建有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与智慧交通应用国家级示范区,以及深圳智能网联交通测试示范区、惠州智能网联示范区、肇庆自动驾驶城市路测区三个省级示范区,开放测试路段长度和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数量位居全国前列。
重庆也瞄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赛道,计划到2025年,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销全国占比10%以上,到2027年,产业规模达到全球一流水平。2023年,重庆汽车产量230万辆,排名跃升至全国第二位。
汽车产业的发展,“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
在汽车产业发展的下半场,哪些城市能抓住洗牌的机会脱颖而出,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整体发展,未来令人充满期待。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