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罗军: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出炉,哪些企业迎来发展机会?

中新经纬 2024-02-02 17:09:22

中新经纬2月2日电 题:未来产业发展路线图出炉,哪些企业迎来发展机会?

作者 罗军 全球科技创新论坛秘书长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学技术部和国务院国资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旨在加快未来产业发展,提出技术创新、产品突破、企业培育、场景开拓等发展目标。

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六大未来产业方向,包括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尽管这些领域的具体形态尚未完全明朗,但它们无疑是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力量。其中,未来制造作为核心,将贯穿经济生活的全过程,并随着工业化的演变而不断扩展其内涵和外延。同时,信息、材料、能源、空间、健康等领域也将作为制造业的重要一环,共同推动产业进步。

在实施意见中,“加强前瞻谋划部署”和“提升创新能力”被强调为未来产业发展的关键。这是因为未来产业是长远发展的产业,需要在科技迅速变革的背景下进行前瞻性布局,并通过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夯实产业基础。

为了确保科技成果能够成功转化为实际应用,促进产学研用的有机结合至关重要。科技创新应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和社会进步为目标,与应用端紧密结合,不断完善和成熟。因此,我们需要坚持开放和包容的原则,推动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出国门,走进工厂,走向世界。

要实现“打造标志性产品”这一目标,我们需要从技术和应用两端出发。一方面,要坚持“第一性”原则,勇于打破传统技术工艺和模式,推动颠覆性技术的诞生;另一方面,要关注应用端,推动产品的快速迭代和竞争力提升。

对于实施意见中提到的打造特色产业链和构建产业生态,我们应理解为从产业的不同维度出发来推动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链应突出“专业性”和“唯一性”,促进资源集聚;而构建产业生态则要考虑产业的配套完善。在未来产业中的定位和发展上,我们需要认识到未来产业的不成熟性和投入的长期性,建议中小企业结合自身实际选择性参与。未来产业并不适合所有地区、所有企业,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企业应该加大力度布局积极参与。

对于实施意见中提到的开拓新型工业化场景和打造跨界融合场景,这是将人工智能、元宇宙、机器人等新技术与应用场景结合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提升社会认知和推广新商业模式。要确保新技术和产品在市场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我们需要关注技术迭代的速度、成本的降低以及消费者的实惠。在未来产业发展中,政府应发挥引导作用,提供政策扶持,并依托市场力量推动企业主体在竞争中成长。

针对实施意见中的“加强标准引领与专利护航”部分,我们认为标准是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原创性的知识产权应得到保护和分享以推动技术进步。为了满足未来产业发展需求,我们应构建有效的中试能力和提升中试服务水平,使之与技术发展阶段相适应。在建设专业人才队伍方面,我们建议全社会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鼓励大学关注未来科技与未来产业,并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弥补短板。(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标签: 宏观新闻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