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张奥平:2月PMI49.1%,扩内需待加力

中新经纬 2024-03-01 14:15:04

中新经纬3月1日电 题:2月PMI49.1%,扩内需待加力

作者 张奥平 新质未来研究院院长

3月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2024年2月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综合PMI产出指数。其中,制造业PMI为49.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比上月上升0.7个百分点;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9%,与上月持平。

虽2月因春节假日等因素,制造业处于传统生产淡季,但也说明扩内需政策仍待加力。应继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为着力点,营造稳定可预期的政策与市场环境。

首先,从制造业采购经理调查指标体系的13个分类指数来看,制造业生产强于需求,外需回升受到制约,原材料价格小幅回升。

具体来看:

1.生产仍强于需求。生产端,2月PMI生产指数为49.8%,较1月下降1.5个百分点;需求端,2月PMI新订单指数为49.0%,与上月持平。

2.外部环境仍存在不确定性。新出口订单指数是出口的领先指标,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较1月的47.2%下降0.9个百分点至46.3%。因1月美国通胀水平下降幅度不及市场预期,美联储短期降息概率逐步走低,这将对中国外需回升形成一定制约。外需走弱则更需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把恢复和扩大民企投资、居民消费摆在优先位置。

3. 原材料价格小幅回升。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出厂价格指数与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环比方向基本同步,2月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为50.1%;出厂价格指数为48.1%,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处于扩张区间,出厂价格较1月回升1.1个百分点。

其次,从企业层面来看,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0.4%、49.1%和46.4%,大型企业处于临界点以上。

中国大量中、小型企业是出口型民营企业,或产业链终端产品主要面向外部需求,其往往受益于供给扩张时的订单外溢效应。

2月23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强调,实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将有力促进投资和消费,既利当前、更利长远。

笔者认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短期来看,是促进民企投资与居民消费的关键着力点;长期来看,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故应打好政策组合拳,实现宏观、产业、社会等政策协同发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宋亚芬

标签: 宏观新闻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