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获得诺奖三年后,美国诗人露易丝·格丽克因癌症辞世

界面新闻 2023-10-14 01:46:56

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三年后,美国前桂冠诗人露易丝·格丽克于当地时间10月13日在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家中因癌症辞世,享年80岁。而三年前的10月,她刚刚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肯定。她的美国出版社编辑乔纳森·加拉西(Jonathan Galassi)向美联社证实了这一消息。

加拉西在格丽克辞世的声明中称:“格丽克的诗表达了在不可靠的世界里,我们对知识和关系不信任但又无法停止的需要。她的作品是不朽的。”而普利策诗歌奖得主、诗人特蕾茜·K.史密斯(Tracy K. Smith)也在声明中表示,格丽克的诗歌多次“拯救”了她。

格丽克是当代最著名的美国诗人之一,也是第16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女性,2020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颁奖词称格丽克“精准而诗意的语言所营造的朴素之美,让个体存在获得普遍性”。除了诺贝尔文学奖外,格丽克还获得过许多其他奖项:1993年她以痛苦、死亡和重生为主题的诗集《野鸢尾》(Wild Iris)获普利策诗歌奖;2003年她获评“美国桂冠诗人”(U.S. poet laureate);2014年她凭借《忠贞之夜》(Faithful and Virtuous Night)捧得美国国家图书奖;2016年时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为她颁发了美国国家人文奖章。当然,她所获得的荣誉不止于此。

少女时期的格丽克

1943年,格丽克出生于美国纽约,在她的家庭里,艺术被视为“一种高尚的职业”。年幼时格丽克就展现出了对诗歌的兴趣,16岁时她将自己的作品寄给了出版社,虽然没有成功出版,但在“略加改动”后她十几岁时写的诗句出现在了她后续出版的作品中。

格丽克少年时期曾经受厌食症的折磨从高中辍学,但她从未停止写作——她参加了莎拉·劳伦斯学院和哥伦比亚大学的课程,并师从诗人莱奥尼·亚当斯(Léonie Adams)和斯坦利·库尼茨(Stanley Kuni)。二十几岁时,格丽克在工作之余写诗,陆续在《纽约客》、《大西洋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作品。1968年,格丽克的处女作《头生子》(Firstborn)出版,此后她陷入了一段被她成为“漫长的沉默”的写作障碍时期。直到格丽克被邀请至美国戈达德学院(Goddard College)任教,她曾表示新的职业激励了她重新写作。

格丽克对写作和教学的热爱持续到了她生命的最后一刻,去世前她在耶鲁大学担任诗歌教授,从今年开始在斯坦福大学的创意写作项目中任教。她最新的作品是2022年出版的《玛丽戈尔德与罗丝:一部小说》(Marigold and Rose: A Fiction),有评论家认为该作品跨越了小说和诗歌之间的界限。格丽克曾说:“诗歌胜过生活的地方在于,如果诗歌足够犀利,那么它长久存在。”

在华语出版界,格丽克的《直到世界反映了灵魂最深层的需要》《月光的合金》《忠贞之夜》几部作品已引进出版,其中文出版方世纪文景表示,接下来还将继续出版她的其他作品,包括了《冬日食谱》《例证与理论》《美国原创性》《玛丽戈尔德与罗丝》以及过往的诗歌单行本。

作者: [美] 露易丝·格丽克
译者: 柳向阳 / 范静哗
版本: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景 2016-5

 

露易丝·格丽克(1943—2023)诗作赏析

日落

那边,太阳正在沉落,

农工在这边焚烧落叶。

 

这火,算不得什么。

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控制有度,

就像一个家,由独断的人管着。

 

可是火烧旺了的时候,农工就会消失;

在路那边,看不见他。

 

与太阳相比,这儿所有的火

都很短命,业余得很——

叶子没了,它们就会结束。

然后,农工重新现身,耙起灰烬。

 

但死是实在的。

似乎太阳已经做完了它生来要做的事,

催生田野,然后

促发大地上的燃烧。

 

所以太阳现在可以落了。

(范静哗 译)

 

晚祷

 

我不再想知道你在哪里。

你在花园里;你在约翰在的地方,

在泥土里,心不在焉,握着他的绿铲子。

他就这样整理花园:十五分钟的剧烈劳作,

十五分钟的出神沉思。有时

我在他旁边工作,做零星琐事,

拔草,给莴苣间苗;有时

我从花园北面的门廊观看,直到暮光

让最早的百合成为灯泡:从始至终,

平静从未离开他。但它急速地流过我,

不是作为那朵花抓住的支撑,

而是像透过那棵秃树的亮光。

(柳向阳 译)

 

晚祷

 

从前我相信你;我种下一棵无花果树。

在这儿,维蒙特,没有夏天的

国度。这是一个试验:如果这棵树活下来,

那就表示你存在。

 

按这个逻辑,你并不存在。或者,你仅仅

在温暖的气候里存在,

在炽热的西西里、墨西哥和加利福尼亚,

那儿出产不可思议的

杏子,易碎的桃子。也许

它们在西西里看到你的面容;这儿,我们几乎看

不到

你外衣的褶边。我不得不约束自己

与约翰和诺亚分享番茄的收成。

 

如果另外的某个世界上存在正义,那些

像我这样的人,因大自然强迫

而过节制生活的人,就应该得到

所有事物中最好的份额,所有

渴望、贪婪的目标,作为

对你的颂扬。没有人比我颂扬你

更热切,带着更多

被痛苦地阻止的欲望,或是更值得

坐在你的右手边(如果它存在),享用着

那易腐烂的,那不死的无花果,

它并不能旅行。

(柳向阳 译)

 

 

参考资料:

https://www.reuters.com/world/us/us-nobel-winning-poet-louise-gluck-dead-age-80-2023-10-13/

https://www.nytimes.com/2023/10/13/books/louise-gluck-dead.html

https://www.latimes.com/entertainment-arts/books/story/2023-10-13/louise-gluck-dead-obituary

https://edition.cnn.com/style/louise-gluck-dies-poet-nobel-prize-cec/index.html

https://apnews.com/article/louise-gluck-dies-38648b2dc19644e11f42319145692943

https://www.theguardian.com/books/2023/oct/13/louise-gluck-prize-winning-american-poet-dead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obituaries/2023/10/13/louise-gluck-dead/

标签: 文艺圈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