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公司:特斯拉(TSLA.US)宣布Cybercab将具有成本优势 海外Robotaxi是否改变出行格局仍待观察
中金公司发表研报称,特斯拉(TSLA.US)在10月11日有关Robotaxi的发布会吸引了市场较大关注,探讨海外是否会出现引领性的技术革命,从而拉动国内产业跟随。当前开启商业化运营还有较多现实问题。从特斯拉宣布发布Robotaxi计划以来,市场就持续交易Robotaxi挤占现有出行平台份额的预期,相关公司股价承压。中金公司认为,自动驾驶无论在技术、监管、商业化等方面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随着技术和商业化的演进,也较难出现技术或硬件提供商独立、快速搭建新出行网络的可能性,而现有出行平台也有很大概率找到合适的切入或跟进模式。
特斯拉宣布Cybercab将具有成本优势。本次发布的概念车型Cybercab设计为双门双座,内饰无方向盘和踏板,采用感应充电。公司预计Cybercab的生产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与百度萝卜快跑今年5月发布的六代车成本(约为20万元)较为接近,处于行业较低水平。从运营成本看,公司预计远期Cybercab每英里交通成本可以达到0.2美元(包括税费在内0.30美元或0.40美元),也比现阶段行业商业化运营成本更低。不过,本次发布会是概念车型,没有公布更多技术和商业化细节,公司亦从未从事过网约车网络的商业化运营,因此中金公司认为数字可能依照逻辑推演。
开启商业化运营还有较多现实问题。1)路测里程积累或还需时间:公司预计Cybercab将基于“端到端”的FSD的能力,因此中金公司预计,在车队大规模铺开之前,需要优先通过FSD在乘用车的部署积累测试里程。以Waymo为例,其从2017年开始Robotaxi公共测试,到商业化运营历时6年,而截至今年4月,基于“端到端”的FSD累计行程还在早期阶段。2)运营、投产均存在监管不确定性。目前,美国仅各州有针对无人驾驶技术的州法规,缺少联邦层面的法律,而特斯拉Robotaxi也仅有加州机动车辆部门颁发的有人路测许可,尚未取得全无人运营资质;此外,Cybercab车型的投产时间线也有被监管的风险,比如此前自动驾驶出租车Cruise试图将其机器人出租车Origin投入生产,但未能获得监管的必要批准,被迫暂停。
关注末端已有布局的出行平台的先发优势,更好地把握市场龙头。从特斯拉宣布发布Robotaxi计划以来,市场就持续交易Robotaxi挤占现有出行平台份额的预期,Uber、滴滴等公司股价承压。中金公司认为,自动驾驶无论在技术、监管、商业化等方面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而随着技术和商业化的演进,也较难出现技术或硬件提供商独立、快速搭建新出行网络的可能性,而现有出行平台也有很大概率找到合适的切入或跟进模式。
风险:监管风险,技术落地不及预期,商业化进展不及预期。
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