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才经网——专业的财经网站-中国金融财经门户网站  文稿合作 QQ:58061970 电话:18957101161

上海浦东法院:回应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司法需求,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3-11-01 20:27:00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诸未静 上海报道

今年,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十周年。十年来,在助力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过程中,人民法院是如何回应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司法需求,更好服务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

近日,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3年至2023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涉外涉港澳台、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审判工作情况和典型案例,并发布涉外商事合同纠纷诉讼管辖协议示范条款(以下简称“示范条款”),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法治经验。 

会上,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布了24起涉外涉港澳台、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审判典型案例。值得注意的是,典型案例中有3起涉仲裁案件,分别涉及“先裁后审”协议效力认定、临时仲裁条款效力认定和诉仲程序对接等问题,1起调解案例则为外籍专业调解员在线调解涉外商事纠纷。

十年受理15152件 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会上介绍,2013年11月至2023年6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上海自贸试验区涉外涉港澳台、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纠纷(不含知识产权和金融商事纠纷)15152件,审结13852件,另有办理国际司法协助调查取证案件8件。

白皮书显示,案件类型上,买卖合同纠纷占比最多,达38.9%,服务合同纠纷次之,占比为11.7%。标的额上,案件标的总金额达406.8亿元,平均标的额268.4万元。

从地域分布看,诉讼主体遍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几年来,境外当事人应诉率明显提高,2019年以来已有多次庭审由外籍自然人本人参与,或由外商投资企业的外籍法定代表人本人出庭。

白皮书分析,十年来,涉外涉港澳台、涉外商投资企业商事案件类型不断增加,涉诉主体地域广泛,呈现出跨境服务纠纷较多、跨境投资纠纷增长、跨境贸易风险突出等特点。

管辖、主管争议同样频发,表现为突破传统连接点选择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诉讼的案件开始显现,同时人民法院在管辖权争议审查中不断对接国际通行规则,涉及涉外仲裁协议效力认定的情况也频繁出现,对于人民法院适用国际条约、外国法律的精准度和专业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多措并举 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

为服务保障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年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持续探索创新路径,助力营造有利于外商投资及其权益保护的法治环境,为进一步推进高水平开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提供有力司法支撑。

一方面,创新审判机制,提升司法水平。积极探索完善国际商事规则适用机制,不断提高涉外涉港澳台商事审判工作质效;坚持贯彻平等保护的理念,依法平等及时有效地保护中外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成立涉外商事审判专家咨询委员会,发挥专家在帮助法官破解司法问题方面的作用。

另一方面,探索多元解纷,提升解纷效果。通过将仲裁纳入一站式解纷平台、持续拓展纠纷解决“一站式”内涵、积极发展涉外商事案件跨境在线调解等方式,促进高效解纷。2021年,涉外商事纠纷“诉讼、调解、仲裁”一站式解决机制被国家发改委列入浦东新区新一轮在全国推广的25项创新举措和经验做法之一。

据介绍,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还不断延伸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参与浦东立法、强化法规落实,提炼总结做法、加强经验交流等,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自贸试验区司法服务保障模式。

标签:

热门文章

热点专题